法学院简介 |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学、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0人。教师中有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第二层次人选3人,第三层次人选6人,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2人、天津市青年骨干教师4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学院现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现招收民商法学、法学理论、经济法学、刑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律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1349人,研究生162人。 近年来,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民商法学学科为天津市“十二五”综合投资重点建设学科。法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天津市第五批重点建设学科。理论法学学科为天津商业大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民商事法律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民法学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天津市市级教学团队。 近年来,法学院依托学校商科资源,围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法学专业自第二学年开始,设置企业法务、会计法务、金融法务三个课程模块方向,将会计学、经济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审计学、财务分析等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纳入模块体系,以实现法学专业与金融专业、会计专业的深度融合。此外,司法会计、民商法案例解析、证券法、金融法等具有商科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也与“法商相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契合。毕业生不仅可以满足公检法、律师、公证等传统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可以适应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多种类型的用人单位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要求。 应用心理学专业获批天津市应用转型专业,本专业在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管理心理、司法心理以及消费心理三个专业方向,每个模块开设了相应的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企业管理、司法和犯罪、市场消费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育,使学生具有更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素养。近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部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部分同学就职于学校、企业、司法、社会民政、妇联等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极大满足了当下社会不同领域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了复合型、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的特色,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可度。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5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律科学》、《当代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心理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高质量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及其他省部级奖励。 法学院还拥有法理学、刑法学、心理学等3个校级教学团队。近5年来,承担省部级、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200余篇。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多项国家及天津市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 学院一直重视教风和学风建设。通过“百书研读”、过程性考核、学风督察等制度,激发学生励志勤学、求真务实、健康成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成果显著。近年来,法学专业在校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百余名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了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教师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近5年来,近百名学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20余名学生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外知名大学求学,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学院现有数字化模拟法庭实验室、物证技术实验室(包括传统物证技术实验室和电子物证技术实验室)、法律诊所实验室、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验室、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包括认知综合实验平台,引进了综合实验台、16通道生理记录仪、脑电、眼动、心理沙盘等硬件设施,以及心理CT、心理实验系统等软件,极大满足了实验教学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学院还与多家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共建基地,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