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天津日报》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题报道学校人才培养成效。
报道原文如下:
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图)
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葛宝臻
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实行商业部与天津市双重领导、以商业部为主,1998年划转天津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建校四十多年来,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商工融合、文理兼容的学科体系,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学科建设 筑牢办学根基
学校秉承“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着力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和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冷链能源系统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设有“双碳研究院”和“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交叉创新平台。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现有7个市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天津市高校智库等平台中心。学校现有59个本科专业(方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
聚焦人才培养 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开设近40门商学素养类模块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并连创佳绩。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实行按类招生培养。开设工商管理招商引资实验班等专业实验班。部分专业瞄准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开设专业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新工科专业,以及经济统计学和翻译专业。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两百余个。坚持国际化发展,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加强师资建设 突出人才强校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名,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等。同时,还建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团队、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近年,获中国科协“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中国侨联“侨界贡献奖”一等奖1人、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市级教学名师奖12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教学团队17个。
培养创新人才 服务社会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是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获得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天商微渡”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扶贫助困类”协同培育中心,学生连年在“互联网+”大赛中斩获金银铜奖。多年来,众多毕业生走向社会各领域贡献力量。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三大主场馆的制冷系统均由天商毕业生团队设计。学校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校领导带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举办多场招聘会,深挖就业岗位资源。
天津商业大学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区域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努力建设商科特色鲜明、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持续发挥冷链物流、现代服务业、冷链能源系统等特色学科群的优势,激发“双碳研究院”和“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交叉创新平台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前沿绿色低碳技术、绿色生态屏障碳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领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十项行动”见行见效贡献天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