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商好老师】浓浓园丁意 拳拳育人心——记我校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李建颖教授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作者:许乐瑶  编辑:王琳  发布时间: 2018-12-14 浏览数: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妈妈”,将每一位学生视如己出;她坚守工作一线,倾心教学,执着科研;她年近花甲,依然深入大漠,泡在实验室,给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三十二字箴言,是她奉行一生的理念,她就是我校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李建颖教授。

“对学生要真心关爱,老师得用心尽力”

今年是李老师从教的第35个年头,回顾教学生涯,年近花甲的她不由感慨万分,“我特别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和学生在一起,我的心都是年轻的。”提及学生,她说道,“对学生要真心关爱,老师得用心尽力,每个学生都像我的孩子。”

目前,她仍在主讲工科类学生入学第一门涉及到的必修工程专业基础课《化工原理》以及专业选修课《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教学上她不吝付出,上课的前一个晚上,无论时间多紧,一定会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全部看一遍,不论内容讲过多少遍,有多么熟悉。她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讲课一定要贴近实际”。她会结合现实、影视剧中的场景为学生引出硝酸甘油酯口腔(舌下)崩解片,使学生记忆犹深。为增加学生实训经验,主动开设萃取-精馏乙醇开放实验。另外在采访中,她还举例讲述了布洛芬缓释胶囊中辅料的作用,令笔者这个“门外汉”也豁然开朗。

走进李老师的课堂,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学生坐得紧凑、有序。很难想象,这明明是只有55名学生的课堂,因为有考研学生“蹭课”,使学校教学督导清点人数时因为多余计划人数而感到诧异。台上,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授课的知识框架,台下,学生们认真倾听,积极笔记。“宝贝们,这个问题和我们之前讲的有什么关联吗?”学生们积极响应,各抒己见。必须坐一、二排,必须记笔记,禁止玩手机,保证出勤……她并没有这样要求学生,而是选择在第一节课立下规矩。她认为点名浪费时间,就在下课前,让学生们一人一张纸条,写上班级、姓名、学号、时间,不能代写,方便课后查看出勤,节省课堂时间。“开始时立下规矩,慢慢他们就养成了习惯,我的学生们都非常懂事。”

对待学生,她并不以成绩论好坏。辅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时,她按报名顺序而非专业排名选择学生。“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同样需要毕业,需要老师的指导。我们也都为人父母,如果自己在外求学的孩子遇到了真正关爱学生、视学生为己出的好老师,自然能减轻我们对孩子的顾念牵挂,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当她偶然间看见学生在食堂里干啃馒头的场景,难掩心中酸涩,第二天她找来学生,单独询问他缘由。男孩在她面前泪如雨下,向李老师讲述家中情形:爸爸刚刚去世,家里还有弟弟在上学,妈妈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她心酸又心疼地向学生允诺:“老师管不了你吃好,但老师要管你吃饱,教你掌握真知。”如今男孩已参加工作自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给学校留下些资源,我才安心”

李老师以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应用为研究方向,旨在提高生物活性物质较高附加值。为此,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爱人说我已经把自己卖给了学校。”谈到这里,李老师笑着说。科研的辛勤付出终会结出累累硕果,她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计划项目,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等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了科技学术论文约50余篇;主编出版了科技专著6部;申请发明专利10项,获授权3项。

她还有一个心愿:“我很快就是花甲了,退休前努力为学校留下些资源,我才安心。”制药工程的学生需要走到生产一线,了解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但实际上,因为GMP要求和企业保密条例,学生并不能进入药企生产最核心的地方。李老师一直将这件事记挂在心上,“我特别想能够形象地将药品生产工业化过程展示给孩子们,他们不能不了解制药工业化的实际模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虚拟仿真实验映入她的眼帘,她认为这种多年前就与计算机专家探讨的升级版多媒体教学应该立即着手去实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虚拟仿真实验需要信息技术支撑,他们请信息技术公司的工程师提供技术支持。专业间的隔阂却成为“拦路虎”,因此制作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密切地沟通、核实,合作过程复杂曲折,历时整整一年。

一切努力付出都得到了回报,李老师主持完成了独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青霉素工业化生产仿真实验”,获国家著作权登记。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过程并不容易,在准备桌评答辩时正值中秋节,她与王文忠老师在三天假期里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一直在实验室准备、完善、凝练材料,最终经天津市教委组织专家评审,推荐为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她并没有停滞不前,目前正为“贝诺酯缓释片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实验”而努力,未来还有中药制药的虚拟仿真实验设想,她的理想是要建设、完成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三大类工业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让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真正了解、熟悉制药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工程理论、实践基础。同时,她正带领制药工程系老师们积极申报制药工程专业认证,以期通过专业认证,进一步规范制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各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社会声誉,使得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国际互认标准,由此扩大学校影响。未来还预计进行制药工程专业的国内、国际工程认证,保证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做工程认证,于即将退休的我而言意义不大了,但还是想尽自己所能,给学校留下些什么。”始于初心,她一直在路上。

“不止五年,只要他需要,我就一直在”

2013年3月,时任艺术学院副书记梁强老师带着来自甘肃民勤、即将毕业的学生黄俊科,向她介绍“黑枸杞”的传说、民勤的地理位置、环境生态等。李老师自此为支持黄俊科创业开始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组织研究生、本科生参与其中,从黑枸杞的初加工、深加工以及机理研究,一做就是五年。

黄俊科来自西、北、东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荒漠化面积占土地面积94%、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属资源性缺水的甘肃省民勤县,那是个贫困县,自2008年,就没有考上大学的年轻人再回去过。村里满是老人、妇女、儿童,落后的现状难以改变。然而2013年,黄俊科回去了,他决定开发——适应性极强,既耐38℃高温,又在- 26℃下无冻害,耐干旱,在荒漠中仍能生长,最根本的可以治理沙漠、我国西部特有的沙漠药用植物黑枸杞。“他坚持返乡创业、脱贫攻坚、振兴家乡的精神、情怀感动了我,不止五年,只要他需要,我就一直在。”

她为解决黑枸杞中原花青素、花青素的水溶液稳定性问题,苦心研究;她去实地考察,年近花甲,坚持深入大漠,从甘肃中川机场到民勤县,乘汽车将近400公里,从县城到戈壁滩40公里,至沙漠125公里,遥远的路程,常年病发的支气管哮喘也没有阻拦她前行的决心;近六年的倾心研究,连续突破技术难关,学生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研究的目标,她的誓言铮铮;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前夕,她的支气管哮喘再次复发,可她毅然拔掉针头,赶赴现场提供支持。这期间,有旁人的不理解,“都五年多了,你还在做这个?你图什么?”面对这些,她只有坚定的一句话:“我什么也不图,我心甘情愿。遇到俊科这样有理想、有情怀的大学生,我不能不去支持他、帮助他。如果我不管他,我就不是个好老师。”

努力没有白费,黄俊科的“野生黑枸杞全产业链综合扶贫”项目斩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红旅赛道”金奖,李老师获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奖。她的研究使黑枸杞中的原花青素、花青素几乎没有损失,完好的留存了黑枸杞的药用价值。有药企想买下李老师的专利技术,她却果断拒绝。“我不可能转让除俊科之外的人,我们的努力来自于俊科,这些专利都是对他的重要支撑。”李老师还将不遗余力,继续研究黑枸杞叶、肉苁蓉、锁阳、白刺果等这些都属于沙漠的宝藏,以更大的努力支持、帮助黄俊科,为建设西部做贡献。“通过支持俊科,我的思想得到升华,我也应该感谢他。”(校报记者 许乐瑶)

最新更新